東江水的代價

大潭副水塘

《東江水的代價》 原文於2014年1月21日刊於蘋果日報)

曾幾何時,香港的水務工程傲視全球。1957年,香港首創利用海水沖廁,至今仍是全球唯一全面使用海水沖廁的城市。1968年,全球首個於海中興建的水庫「船灣淡水湖」落成,獨步世界。1978年,第二個海中淡水庫「萬宜水庫」建成。1975年,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,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投入運作,年產8,000萬立方米淡水。

可惜,一切都在1980年代中期赫然而終。1982年,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停產關閉。1985年,東江水供港水量首次超越本地水源的供水量。此後,香港的水務創新步向終結,對東江水的依賴則越來越高。今天,香港約七至八成的食水來自東江水。可是,依賴從來不是免費的,過去30年,香港為此付出了相當代價。

在引入東江水前,雨水是香港最重要的水源。現在香港三分之一的土地已開闢為集水區,把雨水引到水塘中存起來,最多可貯水5.86億立方米(而2012年香港的食水耗量為9.35億立方米)。自從引入東江水後,本地水塘多了一項任務,就是儲存東江水。但當初建水塘時,根本未預料到東江水會這麼多,以致水塘長期爆滿,每逢大雨就會滿瀉。1994至1998年高峯期,共倒走7.16億立方米食水!以當時水價計,相等於港幣17.18億元,當年審計處曾狠批是「昂貴的浪費」。據陳茂波說,本港水塘2006至2012年間,平均每年依然滿瀉約3,000萬立方米,以2010年水價計算,即共把6.9億元倒落海。

由於水塘淪為東江水的儲水庫,其收集雨水的能力相應被削弱。根據水務署資料,1979年至1996年間,香港水塘的年均集水量約為2.904億立方米。而1997至2012年,降雨量雖增加了約5%,但集水量卻下跌了約21%,只有2.283億立方米,相差6,200萬立方米(佔2012年全港用水量的7%)。本地集水能力下降,此消彼長,就只有買更多的東江水。

東江水絕不便宜。由於供應源單一,香港對東江水的議價能力薄弱,以致年年加價也別無選擇。不得不提,現在負責香港供水的是國企「粵海投資」(下稱粵投),擁有對香港供水專營權30年,由2000年算起,還剩下16年。1998年金融風暴時,粵投面臨財困,中央向粵投「注入」香港供水業務,此舉不但令它浴火重生,還因此成為優質企業,股價長升不跌,2012年,供水業務為它貢獻了52%利潤。至於30年專營權與當年粵投的債務重組是否有關,不得而知。

很多人以為東江水只輸往香港,其實不然。粵投除供水給香港,同時亦供給深圳和東莞,而深莞兩地的供應量在2003年就超越香港。粵投2012年年報顯示,該年供給深莞兩市的食水為12.82億立方米,而香港只有7.09億立方米,但來自香港的收入卻佔75%(35.397億港元),深莞只有12.36億!由於協議購水量是8.2億立方米,雖用不完錢還是照付,以此計算每立方米東江水是4.32元,而深莞則只需0.96元!足足相差四倍有多。同樣的水源,同樣的輸水管道,售價卻差天共地,是甚麼道理?

東江水售價由1995年的2.16元每立方米升至2012年的4.32元,足足增加一倍,就是說,同樣水量要多花20億元。但弔詭的是,香港的水費自1995年起卻從未增加,與東江水價的暴漲形成反差,令人產生一個錯覺,以為東江水價每年的增幅微不足道,還未去到要加水費地步。但事實是,水務署連年虧損,要靠政府每年巨額補貼才能收支平衡,根據本地智庫「思匯政策研究所」2013年一份報告顯示,2000至2012年政府累計對水務補貼439.5億元。錢從何來?還不是納稅人的!

香港每年巨額購買東江水,但水質卻常為人詬病。加上東江水量有限,沿岸城市如河源、惠州、東莞等地發展急速,用水量勢必再增加。到時香港要爭奪東江水,議價能力將更低,肉隨砧板上,水再貴都被迫要買。香港最近提出要建海水化淡廠,但第一期工程要2020年才落成,且供應量不多,更遑論代替東江水。看來,港人要擺脫捱貴水的日子,還任重道遠。

1 Comment

  1. Pingback: 深圳水庫的 東江水 | 陳丹尼

Leave a Reply